浅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巧
2006-01-19
——老子《道德经》管理思想启示之一
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以为,这才是现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艺术的精髓,也是合乎老子“大道”的“上德”。
老子是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德经》是老子的智慧之作,包含丰富的管理思想。老子认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57章),老子的道治以“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中心,提倡遵循客观规律,注重人的本性,善用管理方法。重新认识老子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极好启示。
1、道治企业
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老子认为治理大国就象煎小鱼一样,不能经常去搅动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亦如此,管理者必须依照“规则”来治理企业,这些规则制定必须遵循管理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则:第一、能使得的企业中有些想故意捣蛋的人无机可乘,无恶可作,各种势力互不骚扰,各守其静,企业内就会相安无事,这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第二、管理者也不能随时变更规则,使企业令出多门,无法协调。没有规则企业中小人就有机可乘,有时管理者自身也会因为缺少规则,做出有害于企业员工和企业发展的事情,而有了规则,则企业的方方面面都能以德相待,相安无事,守道治企业,最后道立企业。
2、抛砖引玉
《道德经》曰:“圣人之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81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36章讲“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与取之,必固与之”,这些可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之中,如果企业想争取员工尽可能留在企业做贡献,就必须为员工提供较好生活及工作条件,这样才能使员工安心企业工作。企业要解聘但有无过不求有功不思进取的员工,可以把这种员工安排在其无法胜任的工作岗位上,借其工作失误进行解聘等。明智的管理者“为人”、“与人”愈多,而自我之积累愈丰,置己于众人之后,置私利于度外,却反而能保全私利,成就自我。即所谓:名为退,实乃进;以退为进,以屈求伸。老子进一步又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诤之德,是谓用人,是谓肥天,古之极。”(第70章)
一个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取得成功,首先要赢得下属的拥戴和信服,要有相当的威望和号召力,而要拥有这些,就必须舍小利以求大德,示员工以无私,示员工以谦让,只有这样,方能得员工之倾服,“不战而屈人之兵”,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管理三宝
《道德经》第69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兹,可作为以“慈”治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以“慈”为怀,真正关心爱护员工,使员工在企业工作时能体会“温馨管理”。现在不少企业主或经营者对待员工动则“克扣工资”、“罚款”甚至有体罚现象,到头来引起员工罢工、诉讼、甚至其他“放火烧公司”等过激行为,最终害已害人,若达到“民不畏死”则“奈何以死惧之”(第76章),而如果用“慈”之法,则可能得员工的拥护,最终是“夫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所谓“俭”可作为勤俭节约理解,“俭,故能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历行节俭,反对浪费,才能开拓事业。“不敢为天下先”可理解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艺术,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先生曾说在中国经营企业应“顺潮流而动,略有超前,快半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不敢为天下先”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最终反而能使企业走在时代的前列即“故能为成事长”。
4、弱志强骨
《道德经》第3章讲“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这种管理方法并不能适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如对于企业准备培养的管理干部或储备干部而言,是不合适的。但可用于企业普通员工的管理之中,如对传统制造业,如制衣、制鞋等企业,企业非常需要熟练工人,但由于企业污染较严重,目前不少企业为节约运营成本,不顾员工的身心健康,最终使员工得职业病,企业不但要赔偿损失,而且失去了熟练工人。企业克扣“工资”及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实际也是忘记了对员工实行“实其腹”的政策,没有“实其腹”,如何保证员工不断为企业做贡献。“虚其心”、“弱其志”用于一般员工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
5、以柔克刚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第43章),即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里穿行无阻。西方国家战后对企业的管理主要可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重点对人财物的管理,第二阶段即重点放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上,第三阶段即塑造企业文化实行文化管理,企业文化恰恰指的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员工在经营过程中所开成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及行为准则,它存在于员工的心灵之中,自动指导员工的行为,文化管理即是柔性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刚开始阶段多表现为制度管理,属于初级管理方式即“硬化管理”,若能提升到文化管理,实现以柔克刚,达到和谐管理(席酉民,2002),最终实现“无为而治”想必为每一个企业经营者所期待。所以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企业的发展要求、汲取中外优秀企业文化、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塑造企业自己独特风格的文化,实行文化管理,实现以柔克刚的管理境界。
6、报怨以德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49章)意指:用德行回报仇怨。善良的人和不善良的人,我都善待他;讲信用的人和不讲信用的人,我都信任他,以此大度之心,宽容之怀,使人人向善,人人守信,天下和谐一体。现代企业包含多方面人才,管理就是协调这些人才的个体活动,一起去致力实现企业目标。一个管理者的职责就是充当组织内各成员信息联系的中心,努力协调他们的协作行为。所以,管理者要能容常人所不容,行众人所难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管理者只有能承受了企业组织内困难、风险,有时甚至是耻辱,善待他人,信任部属,以德报怨,才能使下属逐渐养成对组织的忠诚、信赖和责任感,而这些优良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才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是管理成功的内在动力。
7、广纳英才
《道德经》认为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者宜为下。”(第61章)这是老子用来解释春秋时期各诸候国之间关系,可延伸其义用之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罗致各种人才,而要网罗各种人才,必须能谦虚善待人才。社会上各种人才也急欲为企业所聘,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有揽才之道,拢才之术。所谓,天下无无用之物,无无用之才,明智的管理者以职量才,用其所长,不求全责备,有超凡脱俗的招才之道,用人之德。只要怀“求贤若渴”之心,行“千金买骨”之事,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必能使四方英才尽归来。
8、不言身教
老子认为:“知(智)者弗言,言者弗知(智)。”(第56章)“多言数(速)穷,不如守中。”即指:过多的指手划脚,只会加速失败。智者是不乱发言的,指东道西的人自然不是智者。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老子认为:“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圣人行不言之教”,也就是说:美好的言语,可以换来别人的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影响他人,所以圣人行的是“不言之教,”即靠的是以身示范,不言多行。故而,现代企业良好的管理氛围,不是靠管理者的长篇宏论、众多指令来营造,而应靠其一举一行和日常行为表现,靠其在管理过程中取舍好恶、扬弃归纳所产生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9、赏罚并用
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第31章)
处罚,不是治理企业最好办法,只在不得已的时候使用。使用时,要恬淡处之。行之有效,也不要得意洋洋。否则,就会一直喜欢使用处罚手段。而喜用处罚的人,是不能取得大的成就的。管理过程中,赏罚都是不可少的。处罚对于惩戒懒惰,维护纪律,是有显而易见的作用的。然处罚并非理想的管理手段,它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制造上下级之间的对立情绪。到底怎样使用它才好呢?老子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逞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第31章)
善于使用处罚的管理者,只求达到目的就行了,不敢以逞强,达到了目的,切不可以此矜持和夸耀。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不能以罚代教,要注意运用激励措施,改变职工对工作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积极的一面引导员工奋发工作。
总之,老子《道德经》对于人的管理进行广泛深刻的论述,体现以人为本特征,老子的人才管理思想不仅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有诸多契合,同时对丰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具有重要启示。
人力资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