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软件 企业管理 营销管理 业界消息 标签索引

首钢进口矿原料供应及海运物流战略

2007-12-13

一、首钢发展现状:首钢始建于1919年,至今已有88年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矿业、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航运、金融、海外贸易等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钢材产品覆盖板、管、型、带、线、丝等。主导产品为型材、线材和中厚板,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计划出口钢材将超过200万吨,其中:建筑用钢材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的比例,具有较高的声誉;船用钢板获得了七国认证。

原 料 供 应 系

国内自有矿:

拥有地质储量10亿吨;

年处理矿石2700万吨;

年产铁矿粉500万;

年产烧结矿1800万吨;

年产球团矿300万吨。

国内合资矿山:

控制资源1亿吨,年产成品矿100万吨。

国内联营办矿:

控制矿产资源3亿吨,年产成品矿150万吨。

投资办矿:

购买了秘鲁铁矿98.4%股份及无限期开发利用670.7平方公里矿权区内所有矿产资源的权力。储量14.68亿吨;现具有年产750万吨铁矿产品的生产能力。

进口铁矿石:

与CVRD,HAMERSLEY BHP ,BILLITON, ROBERIVER等有实力的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口铁矿石长期协议量1500万吨以上,占进口总量的80%左右,预计2007年铁矿石进口总量能突破2000万吨。

首钢进口矿原料供应及海运物流战略:二、首钢钢铁业发展战略

战略布局调整:

在2010年以前,北京地区钢铁生产及加工能力逐步向河北迁安、秦皇岛、曹妃甸转移,形成“一业四地”钢铁业发展新格局。

产品结构调整:

从长材产品向板带产品转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转移。

曹妃甸钢铁厂建设规模为年产生铁898万吨,年产钢坯970万吨,年产钢材905万吨,并预留发展余地。

产品主要是热轧、冷轧、热镀锌、电镀锌、彩涂、冷轧硅钢等高端精品板材,其中以高强度、高塑性、高成型性的汽车板,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为标志产品,弥补我国市场空缺,替代进口,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产品冷热轧转换比达54.7%,涂镀比达51.5%。

首钢钢铁业2010年前总体战略目标

2010年北京及河北其他地区粗钢产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钢材2100万吨以上

首钢进口矿原料供应及海运物流战略:三、首钢进口矿供应战略

首钢从1992年收购秘矿并开始进口铁矿石,经历了由以秘矿为主到目前以澳矿为主,巴西矿、秘矿为辅的铁矿石进口历程。1992年至1996年,供首钢集团用进口铁矿石总量始终徘徊在300-400万吨左右,其中秘矿进口量占到一半以上,此后陆续开始从澳洲、南非、印度等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铁矿石,经过几年的探索,到2000年,基本确立了以澳矿为主的进口铁矿石格局,2006年进口铁矿石总量达1850万吨以上。

实行全球资源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通过合资合作、控股参股等多种途径,与国内外优势资源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本着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方针,建立首钢战略资源保障体系,为“一业四地”钢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原料支撑。

坚持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发并举的方针。从资源的安全性以及技术、成本、效益综合考虑,必须走稳定国内资源与开发国外资源相结合的路子。

首钢进口矿原料供应及海运物流战略:四、首钢海运物流战略

“以成本为中心”是首钢确定的管理理念,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转暖世界航运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当今的航运经济一日千里,海运费所占到岸成本的份额不断攀升,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海运已经成为一项巨大的成本控制工程,同时也是一笔巨大的市场资源。

首钢在做好国外铁矿石资源锁定及进口工作的同时,在跟踪国际海运市场,降低铁矿石进口物流成本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到“十一五”后期,首钢将逐渐形成中长期运力控制达到80%的战略目标。可控运力采用即期、短、中、长期COA以及期租船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各种操作方式对应不同的市场主体,只有组合操作模式才能够享受到不同类型船东的优质服务。

未来首钢海运市场主要操作模式将采取以下5种方式:

1、中、长期COA、期租船和新造船项目相结合

中、长期COA、期租船和新造船项目可为工厂提供稳定、经济的运力,对控制成本起重要作用。其中,长期COA(10年以上)采取指定船或新造船的连续航次合约形式,新造船的长期COA以成本加合理利润方式定价,构成首钢海运市场的运费价值中枢,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运价,是未来各种操作方式的价格基础和参照,长期COA的比例取决于对货源和港口的控制,曹妃甸钢厂投产后其比例可达到40%以上,以突显首钢优越的港口优势,弥补首钢地处北方导致的海运距离高于其他南方市场的运输成本劣势。

2、中、短期操作相结合

中、短期操作可调节中长期运力的缺口,操作灵活,便于跟踪市场,更适用于固定航线。

以低于五年期为例,其洽约时机很重要,市道低迷时以中期为宜,航运市场强势时以短期相宜,如巴西、秘鲁航线主要以COA锁定运力,可有效监控成本,同时中、短期COA以长期COA为蓝本,便于对比成本导向,对成本控制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同时,首钢为弥补期租船运力短缺,为获得较低成本的运价,也会择机适当与船务公司签订中、短期COA合约,用以保证期租船因航行距离过长、难以调配以及某些时段无法调剂使用的不足。



相关链接
“六西格玛”:打开物流管理的天窗2007-12-10 供应链管理 (SCM) 是三流集成2007-12-21
惠普五套供应链VS戴尔直销五诀2007-12-04 供应链管理八大核心过程2007-12-27
光明食品协同供应链2007-11-15 三面六点解析SCM选型2007-10-26
供应链:我们离集成管理还有多远?2007-10-21 物流企业如何扩大利润来源?2007-10-17
中国物流业的空间与第三方物流2007-09-29 规避采购风险需重视的几个方面2007-09-16
信息化软件目录
OA 办公自动化 CRM 客户关系管理 PM 项目管理 CC 协同商务 BPM 业务流程管理 KM/KBS 知识管理 CMS 内容管理 SCM 供应链管理 BI 商务智能 ERP 企业资源计划 HRM 人力资源管理 EAM 企业资产管理 电子商务系统 IT综合
网站首页 文档首页 信息化软件 企业管理 营销管理 业界消息 标签索引
Copyright © 2005-2010   深蓝信息化知识文档中心   http://www.upblue.com